作者:
发布时间:
2017
-
07
-
29
点击次数:
39
本月开始入伏啦!也就是正式进入了2017年天气最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阶段。在这样又闷又热的环境里,人体会出很多汗,一方面导致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血管内血栓容易形成;另一方面大量出汗使得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会加重心脏的缺血、缺氧,让三伏天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在三伏天,老年人,特别是既往有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更应提高警惕。那么,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提醒中老年人特别注意的呢? 一、防暑:出门锻炼的时间最好在傍晚较凉爽时进行,而且由于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高峰,所以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晚饭后一小时再锻炼,最好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运动。 二、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一些瘦肉、鱼类,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心脏病患者可以喝些淡盐水和果汁补充钾,不要喝大量冰镇饮品。 三、心态:暑天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保持心态平和,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清晨醒来先测血压,如有较大变化,可及时咨询专业的心血管病医生,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另外,专家也提示了老年人如何在夏季三伏天健康养生、平安度夏的一些方法: 1. 尽量不要晨练 清晨并不是最适宜锻炼的时间,首先,清晨太阳未出来前,树木多的地方,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因此一般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是不太适合的。 建议老年人在太阳出来、沉淀物散去之后,或者在傍晚、晚饭后2、3个小时的时间锻炼,也可采用室内运动进行锻炼。当温度过高、气压过低时,最好不要进行任何体育活动。老年人伏天养生,还是要以静制动。 2. 应时安排生活起居 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因此缩短了自己的睡眠时间。但老年人应该在晚上10点-1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