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85、90后陆续在城市置业安家,双方父母从老家过来同住帮忙照顾孩子成为许多新广州人的家庭常态。而你的家居适合父母生活吗?你家装修的时候考虑过老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吗?在老龄化时代,面对居家养老,你的家是时候进行适老化改造了。
微改造,大不同
适老化,顾名思义,使设施或环境适合老人,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从2010年左右开始。随着老龄化社会特征的凸显、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适老化逐渐成为养老领域的热词——要居家养老,家就必须适合老人养老。
在去年底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适老化居住空间微改造项目”让不少到场的观众眼前一亮。在一个适老化家居改造的样板间里,门加宽到了800毫米(正常是700毫米),可以预留轮椅进出空间;马桶边预留了防水插座,提供温水便座,利于老人清洁和解决便秘;卫生间门改成推拉式,父母更容易打开和进出;电器插座高出家具台面以上,老人不用弯腰、蹲下塞插头,有效减少眩晕或摔倒几率…………各种意想不到的设计,一开始让人觉得有点不合常规,但稍微一琢磨,不少观众都伸拇指表示“设计真高明”。
适老化装修表孝心
据记者了解,适老化装修正成为考虑要素和流行趋势。主打旧房翻新和老人房装修的泥巴公社装饰、深耕广东本土消费的靓家居家生活服务中心、主攻整体家装的实创装饰,都纷纷把适老化装修作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和对年轻业主装修的首要建议。
靓家居常务副总经理万雪冰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适老化改造几乎是一项基本工程。他指出,适老化家居改造不是大工程,而是在细微点滴之间表孝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在关于居家养老的论述中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开关高度设计科学,老人不用抬手弯腰;插座要高出家具台面以上,避免被遮挡;鞋柜不能太高,要方便老人撑扶等。另外,对于入户门厅的改造,专家建议,内外地面色彩要有反差;对听力不好的老人应该用门铃闪光提示等。“不同身体状态的老人,需要有不同的设计需求,而且要提前设计,等到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后,在家中依然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周燕珉强调说。
适老化家居改造小知识
1.过道空间的宽度满足780mm更方便老人移动,若有轮椅则应在800mm以上。
2.若在过道安装圆形扶手,最人性化的直径为35mm:扶手直径太宽难以把握,相反太细又给人不安的感觉。另外,扶手和墙壁的间距宜为手指直径×1.5(安全率)≈38mm。
3.当进入浴室需要迂回时,门开尺寸至少80cm以上(洗浴过道容身处亦大于80cm);同时浴室内也应有可直接抓取的扶手。当老人需别人帮忙洗浴时,所需宽度要控制在1米以上,深度需在1.6米以上。
4.地面到浴缸边缘高度为350~450mm最容易出入,浴缸深度约500mm左右。
5.橱柜的高度应为身高÷2+5~10cm,台面低了增加弯腰时的负荷,高了一直站着烹饪肩膀疲劳,能坐下来的厨房装修很推荐。
6.80cm是浴室柜或面盆最舒适的高度,能减少腰部负担,水不容易流向肘部而滴落,深度空间上达到60cm,这样的空间站或者坐都恰好。
7.床的高度不能太高或太低,以40~50cm为宜,便于老人上下床;若有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床面高度则需要与轮椅坐面高度齐平。
地面改造
普遍情况:对于居家而言,最担心的就是老人滑倒摔伤。老年人一旦跌倒骨折,往往难以站起来,对于骨质疏松、血管硬化、有中风倾向的老人可能是致命的。而现状是,城市很多家庭客厅地面多是铺设摩擦系数较小的抛光砖。
改造方案:铺上防滑地胶
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又保证客厅地面的光鲜亮丽?苹果装饰广州分公司负责人尹发启表示,如果铲除地面抛光砖重新铺木地板,工程量会很大、花费也较高,可以在现有地板上铺上一层防滑地胶,以25平方米的客厅为例,几百块就能解决。
“这种地胶现在很多医院和养老机构都在用,首先它可以防滑,其次万一老人滑倒了,它还有一个减震的作用,减少老人所受的伤害。”尹发启表示,这种地胶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通过胶水与原有地板紧密贴合,胶水会有一些气味,但会很快散去。
墙面改造
普遍情况:许多新婚置业夫妻和刚刚生了孩子的家庭,喜欢贴墙纸或做背景墙用来观赏或者用来做收纳。在墙面装扶手方便父母行走和劳累时辅助站立的家庭少之又少。其实对于父母而言,帮子女做饭炒菜、洗衣服、照顾孩子是一天的主要工作,一天劳累下来站不起来或者腰酸背痛是常事。
改造方案:安装多处扶手
也许你的父母还只有五、六十岁,觉得还不至于要靠扶手站立,但其实在马桶尤其是老式蹲厕旁安装扶手,方便爸妈久便后站立是很有必要的。“扶手高度在0.85米到0.9米之间,高一点低一点都会扶着不得劲,所以必须老人亲自来感受。”尹发启介绍。
家具选择
对于父母而言,床、沙发、餐桌、橱柜、浴室柜、化妆台等家具的选择也都很有讲究。诸如沙发高度在53厘米左右,正适合老人坐下;底部贴地也更近、更稳定。
往细了说,老人视觉衰退,则应合理布置光源、设置夜灯;老人的运动能力下降,则应布置洗澡椅、坐便椅;老人喜欢把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触的地方,则应在床头附近增加收纳空间;老人爱追忆过去,则应在家中布置相框、纪念品、奖励品等。